来自 搜狐网 荥阳奥斯卡



【电影介绍】《利刃出鞘》——全五星期待的最佳悬疑电影 


自从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,我们对《利刃出鞘》这部电影,一直保持着全五星期待。

豆瓣评分目前也高得吓人,8.6分,好于 95% 悬疑片和犯罪片。

一大原因是,我们真的太久太久没有看到一部好看的悬疑推理片了。


是的,对于这类电影来说,单纯做到“好看”,就非常难了。

尤其是,如果再把这个类型限定到更为传统的“侦探类型片”的话,好看的电影就更是寥寥无几了。

毕竟,烧脑片有,意外结局的悬疑片也有;但不可否认,作为一个电影类型来说,侦探片确实是早已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。


但是,《利刃出鞘》的导演莱恩·约翰逊却说:“我这辈子一直有一个心愿,就是拍一部侦探片。”

他想,他也做到了。

在这个层面上,《利刃出鞘》可以说是导演莱恩·约翰逊凭借一人之力,贡献的一场侦探电影复兴。

这部电影完全唤醒了我们从前观看那些黄金时代侦探片的幸福记忆:

好看的、精致的、峰回路转的、酣畅淋漓的、斗智斗勇的观影体验,既像是在看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探案片,也像是在看希区柯克的悬疑片。


真好啊!

同样很厉害的是,这部电影,几乎是没有任何短板的。


一般来说,一部电影能有一两个很突出的地方,就很值得聊了;但《利刃出鞘》就很神奇了,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得十分完美。


从表演、到剧本,以及摄影、服化道、配乐……能想到的、关于影片的方方面面,几乎都能说一大堆优点出来。

首先肯定还是要聊聊这部电影的卡司,奥斯卡级别的神仙阵容。

实际上,这部分我们之前也说了很多,毕竟,卡司阵容总是一部电影里大家最先关注的地方。

但是,《利刃出鞘》的老道之处在于,演员不仅选得好,而且会让你大吃一惊——


因为,大部分演员,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,都和其此前的银幕形象相差甚远。

比如,丹尼尔·克雷格演的是一名大侦探。

大家熟悉的丹尼尔,是风流倜傥、冷酷多情的特工詹姆斯·邦德;但在这部电影里,他却是一名行为古怪的“乡村神探”,并且操着一口古怪的南方口音。


导演表示,他在片场第一次张嘴说话的时候,其他所有人惊得下巴都掉了。

这个奇怪的口音来自美国南方历史学家谢尔白·富特,丹尼尔特地找来他的演讲磁带,日夜学习模仿。

“美队”克里斯·埃文斯则是犯罪嫌疑人之一,受害者的孙子。

在漫威宇宙里,他是那个沉默寡言、永远可靠的美国队长;而在这部电影里,他的形象反差就太大了。


他变成了一个相当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,粗暴、无礼、傲慢,甚至可以随意嘲笑自己的家人。


他形容自己是从“美国队长变成了无耻混蛋”——对于我们观众来说,这本身就是一个超厉害的反转了吧?

古巴女演员安娜·德·阿玛斯也是一名犯罪嫌疑人,受害者的年轻女护工。

这位相貌美艳的古巴女演员,此前出演的大多也是恃靓行凶类的角色,例如《银翼杀手2049》中的虚拟人Joi。

不过,在这部电影里,她同样摇身一变,成为一名心地善良、打扮寒酸的灰姑娘,大部分时间都是素颜出镜,和整个上流社会的氛围都格格不入。

(诚实地说:也只有这位的颜值能hold住这么土的扮相了。)

当然,厉害的演员还有很多,例如迈克尔·珊农,《月光光心慌慌》中的杰米·李·柯蒂斯,《被解救的姜戈》的唐·约翰逊等。


不过,在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想提到的,就是在片中扮演受害者的儿媳的托妮·科莱特。

因为,她的表现实在是太出彩了,也太让人意外了!


凭借着《遗传厄运》中的炸裂表现,以及和《闪灵》女主角有几分相似的外形,很多人估计都把她当成了恐怖片专业户。

但在这部电影里,她则完全是喜剧式的表演,扮演了一个非常浮夸、戏精、婊里婊气的ins网红。只要一张嘴,就能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。


试想一下, 在这样一个全明星卡司里,依然能做到如此抢眼,这就非常魔性了吧。

影片一上来,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、阿加莎·克里斯蒂式的故事结构:

一位非常成功的侦探小说家霍华德·斯隆比,在自己85岁生日第二天,被发现在自家庄园离奇自杀,遗留了亿万遗产。


久负盛名的大侦探被匿名人士雇佣,调查此案真相,并且发现,参加其生日派对的每一位家族成员,他的儿子、女儿、儿媳、孙子、护工……都有可能是杀人凶手。


受害者自己就是一名侦探小说家,这本身就充满了阿加莎式的、宿命论的嘲讽。

而行为古怪、口音浓重的名侦探,也无疑是借鉴了阿加莎·克里斯蒂笔下大名鼎鼎的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·波洛。

最重要的是,这是一部群戏。

而在一个阿婆式的故事里,群戏的魅力就在于,人人都有戏、人设都很丰富,都有犯罪动机,人性的罪恶、复杂和扑朔迷离,本身就和案件一样好看。


我们不仅在寻找凶手,也在寻找人物的转变和弧光。

与此同时,这个故事也具备古典本格推理的严谨:

早期的本格推理,都是很讲究公正公平的。比如,埃勒里·奎因会在每本小说解密前,留下一个“挑战读者”的环节,也就是,很嚣张地说:所有的线索都在书里了,现在你能猜出凶手是谁吗?


《利刃出鞘》也是如此。不仅案件写得严丝合缝,环环相扣;并且,在揭晓最终谜底之前,导演确实已经将所有的线索,都在影片中有所铺陈,都摆在了明处。


这一点,尤其是在二刷之后,特别明显。每一段剧情都是前后呼应的,所有的反转在前情中都有暗示。

所以,我们也尤其推荐大家去二刷:如果如果第一遍对于你是熟悉案情、头脑风暴的话;第二遍才是真正的恍然大悟啊。

当然,哪怕到了这一步,还有一个巨大的难题:以上这些优点,黄金时期的侦探片和侦探小说都早已具备,都是阿加莎·克里斯蒂和埃勒里·奎因玩剩下的。


如何能在这个传统的、复古的类型里,体现出自己的创新呢?


在不对重要剧情进行剧透的前提下,我们也可以稍微聊一聊这个部分。


首先,导演并没有拘泥在侦探片的类型里,反而在此基础上,玩起了类型和结构的杂糅。

在最开始,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古典推理片;但随后,又转变成了犯罪惊悚类型,既有喜剧元素,也有一部分动作戏。

也就是说,当故事的真相随之反转的时候,类型也改变了——影片的形式和内容始终高度统一。

或者,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故事,看成是一种对古典推理片的“希区柯克式变革”。

众所周知,希区柯克虽然爱拍悬疑片,但是很讨厌古典推理片;因为他认为,后者的魅力仅仅在于最后真相揭晓的那一刻,而此前要花大半部电影的时间来铺垫线索,实在是太冗长、太枯燥了。


而希胖的魅力则在于,让处在上帝视角的你,通过对置身险境的主角产生同理心,而制造出强烈的悬疑感。因为,我们不知道主角能否脱险。

所以,如果说在本格推理里,读者的视角是随着侦探而走,读者=侦探;

那么,在这部电影里,观众拥有的是全知视角,就好像是狼人杀游戏的“上帝”角色。也就是说,读者>侦探。

但即使如此,信息量如此丰富的前提下,我们能否猜出最终的凶手呢?

答案是……


并不能!你爸爸还是你爸爸!


不仅猜不出谁是凶手,还会一直为主角的险境感到提心吊胆,越看越紧张,吓得手心冒汗。

换而言之,这部电影不只有一个最后的大谜底,而是有一百个小谜团;故事的悬念,也始终随着故事的进展而发生改变。

始终让你有坐过山车的快感唷!

最后,关于这部电影,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,就是政治讽刺。


虽然故事看似发生在一个七十年代的豪宅里,所有人都盛装出席,画风极度奢华复古;但是,随着调查展开,你会发现,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故事。

导演提到,这个大豪宅的设定是致敬1972年的电影《足迹》


这个家庭里有ins网红、有川普拥趸,一家人喝大了聊起来的,也是拉美移民的问题。这是一个彻头彻尾发生在2019年的故事;这些人谈论的话题,正是这个时代最关注的问题。

隐喻无处不在:

主角之一的年轻女护工,是一名拉美裔移民。这些有钱人看似对她关怀备至,把她当做一家人,但始终带着高高在上的轻慢。


提起这名女护工时,这家人说她说来自“厄瓜多尔、巴拉圭、乌拉圭、巴西”;是的,每一次国籍都不一样;这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,打心眼儿里歧视。


而同样可怕的是,女护工从来没有试图纠正过她们,也从没有提到过自己真正的国籍。看似温顺的外表下,谁也不知道藏着冷漠还是叛逆。

此外,片中有象征着权势的、无比浮夸的“铁王座”;也有明晃晃写着“我的房子,我的规则,我的咖啡”的马克杯。

(相信看过电影之后,你会对这个咖啡杯印象极其深刻)

为什么要这么夸张地宣誓主权?


这背后同样隐藏着对于美国政府与川普的暗讽。

当然,老实说,这样的细节和隐喻在片中无处不在。毕竟,导演就是个绝对的细节控,每个镜头都在埋梗、每个细节都隐藏深意。


不过,再说下去,就真的要剧透了。

也来看看观众们的反馈吧。

我们映后调查了现场观众的反馈,问了一个推理迷们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:结局的反转是否觉得精彩?

有96.6%的人都认为 “结局反转很精彩!”

大家的一句话影评也给这部电影了很高的评价。

接下来就专心等上映了各位!




来自 搜狐网 荥阳奥斯卡来自 搜狐网 荥阳奥斯卡


【电影介绍】《利刃出鞘》——全五星期待的最佳悬疑电影

  • 下载人数: 0
  • 上传时间: 2023-04-04
  • 资源作者: 迅雷官方
  • 小站微信群

    加入官方内测交流群
    解锁迅雷会员等更多福利

    扫码进群